​​​咨询热线:  0755-25841689      +86 159 9959 3129
策   划    ·    设   计    ·    管   理    ·    执   行    ·    推   广    ·    营  销
新闻内容 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News Content
“朋友圈”美食、外卖该咋监管
来源:央视网 | 作者:央视网 | 发布时间: 2018-09-14 | 195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中秋节临近,一大批微商的月饼将在朋友圈等各种社交网络平台“闪亮登场”,开始新一轮的同场竞争……
那么,这些打着“爱心妈妈牌”、“纯天然无添加”、“纯手工制作”的网络自制食品,它的制作原料从哪里来?食品安全问题谁来保证?作为消费者,当食品出现问题时又该找谁?
  现状:门槛低、买家多
  “‘透明奶‘、‘椰子灰’冰激凌、你想品尝的网红食品这里都有!”
  “自制牛肉干,当日发货,确保新鲜哈!”
  “蛋糕中的每一口果肉都是百里挑一”
  ……
  刷“朋友圈”时,类似广告屡见不鲜,虽然很多微商出售的自制食品大多没有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生产批号、厂家等相关信息,但这些丝毫不影响食品的受欢迎程度。
  除了朋友圈,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也能找到这些自制食品。那么,这些网络自制食品的原材料从哪里来?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?
  不少微商表示,之所以会选择网上销售就是看准了不需要相关部门登记注册且门槛、费用都低的“优势”,此外,圈内打的是“熟人牌”,潜伏着大量不需要游说就会购买的“朋友买家”。
  社会调查:75.3%的受访者担心网络自制食品安全
  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,网络自制食品安全问题是否有保障?事实上,全国各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都接到过类似自制食品的投诉,这些食品大多是“三无产品“,并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。
  据新京报统计,自去年7月以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122批网售不合格食品,其中,有27批次产品菌落总数超标,占比约22%,为网售食品不合格原因之首,涉及肉制品、豆制品、面制品、饮料、糕点等品类,肉制品就有7批次食品因此“上榜”。
  今年4月底,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8名受访者进行一项调查显示,78.6%的受访者买过网络自制食品,75.3%的受访者担心网络自制食品安全,68.5%的受访者建议网络平台对售卖自制食品者加强审核和监管。
  目前,网络餐饮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消费形式,但其难以检测的漏洞为网络食品交易带来安全隐患。为有效提高网络订餐食品安全,需通过网络监管与实体检查相结合来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升级,形成政府主导、社会组织、消费者、第三方网络平台参与合作,共同组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。
  呼吁:各方明确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与义务>
  在今年7月举办的“2018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”上,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底,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4338万人,网上外卖使用率占网民的比例达44.5%。
  朋友圈美食、自制外卖这仅仅是互联网餐饮背后的缩影,深究这些新零售业态火爆的背后,山西省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强认为,这是传统餐饮行业发展的痛点。他说,在移动支付、外卖已经成为餐饮行业主流支付方式和重要客源的背景下,传统餐饮业需要一场大的变革。
  监管:对入网经营者的评论作为监管线索
  目前互联网食品每年的销售额近十万亿元。在他看来,加强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,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加强互联网经营的监测,把对入网经营者的评论作为监管的一个线索来加强调查,加强监管。
  其实,早在2016年10月1日,《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》就已开始实施。根据规定,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,按照许可的类别范围销售食品,按照许可的经营项目范围从事食品经营。也就是说,通过电商平台、微信朋友圈销售网络自制食品,生产者、经营者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或食品经营许可。
  保障互联网食品安全,需要监管部门、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同发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面对如此庞大的线上餐饮新业态消费流,2017年11月6日,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《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,并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此后,全国各地的食品监管部门也纷纷出台落地创新监管举措,全力打造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,效果令我们充满了期待。